印度北方邦的工厂里,机器安静得可怕。
老工人拉吉夫蹲在车间门口,手里捏着刚收到的邮件,上面清清楚楚写着"订单取消"四个大字。他盯着手机屏幕发愣,嘴里嘟囔着:"这下可好,下个月的房租和孩子学费可咋整?"就在几公里外的贫民窟里,他的邻居们正围着一个小收音机,听着新闻里播报政府又签下了23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。
这事儿说来真是讽刺。美国政府一纸关税令下来,印度对美出口的皮革制品直接腰斩。坎普尔这个百年皮革之都,现在满大街都是关门的工厂。仓库里堆满了做好的皮鞋,可就是卖不出去。鞋厂老板阿尼尔愁得直薅头发:"美国人说不买就不买,我这厂子里三百多号人等着吃饭呢!"更糟心的是卢比一个劲儿地贬值,工人们那点工资现在连袋面粉都买不起。
可你猜怎么着?新德里那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国防部大楼里灯火通明,官员们正为刚签下的阵风战机订单开香槟庆祝。这笔钱要是拿来改善民生,够给全国老百姓打三遍疫苗,或者盖十万间教室。可人家偏不,非得买那些在天上飞来飞去的铁疙瘩。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私下说:"经济搞不好没关系,只要军队够强,老百姓哪敢闹腾?"
要说最会变脸的还得数莫迪总理。上个月还屁颠屁颠跑去中国谈合作,说什么要加强经贸往来。结果回国没几天,转头就宣布要买一百多架战机,还特意强调是为了对付中国。这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,就像去邻居家借米,临走还踹人家大门一脚。中国那边也不是吃素的,直接请巴基斯坦总统来参观最新战机,明摆着告诉印度:你有张良计,我有过墙梯。
印度现在这局面,活脱脱就是个死循环。美国市场丢了,中国又不待见,欧洲那边自己都穷得叮当响。国内那些政客天天喊着要硬气,可工厂主们都快哭晕在厕所了。最搞笑的是那230亿买来的战机,真打起仗来能顶多大用?怕是连飞行员培训的钱都没算进去吧。这就跟村里老王攒了半辈子钱买辆豪车,结果发现加不起油一样滑稽。
要说中巴这波操作确实漂亮。巴基斯坦总统去成飞参观,摸着歼-10战机笑得合不拢嘴,那架势就跟捡着宝似的。人家不光买飞机,还要引进生产线,这才是长远之计。反观印度这边,花大价钱买来的战机,连个螺丝钉都得看法国人脸色。这差距,不是一般的大。
阿格拉的贫民窟里,孩子们饿得哇哇直哭。新德里的阅兵场上,崭新的战机呼啸而过。这一幕怎么看怎么魔幻。有个经济学家打了个比方:这就好比一个人家里米缸都见底了,还非要借钱买把金锄头。要问印度老百姓怎么想?街边卖奶茶的小贩说得实在:"那些大人物整天嚷嚷着要当世界强国,可我们连杯像样的奶茶都快喝不起了。"
要说印度这步棋走得确实够绝。经济不行就买军火,外交受挫就秀肌肉,活脱脱像个输急眼的赌徒。可问题是,打仗能当饭吃吗?那些在天上飞来飞去的铁家伙,能变成老百姓碗里的咖喱饭吗?德里大学有个老教授说得在理:"一个国家要是连老百姓的温饱都解决不了,再多的战机也只不过是昂贵的玩具罢了。"
现在印度这局面,倒让人想起上世纪拉美国家的老路。当年阿根廷也是穷得叮当响,还非要跟英国抢马岛,结果输得底裤都不剩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可惜有些人就是不长记性。印度要是继续这么折腾下去,怕是连"世界办公室"这块招牌都要保不住了。毕竟程序员再厉害,也架不住天天饿着肚子写代码啊。
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