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不到人? 曼联高层承认: 新赛季或没新前锋, 锋线靠“老熟人”硬扛?

发布日期:2025-07-24 点击次数:189

2025年7月24日,随着英超转会窗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《每日邮报》《镜报》等权威媒体相继曝出猛料——曼联高层已私下承认,球队很可能在英超新赛季开打时,仍没有签下新前锋。这意味着,曼联锋线将不得不依赖现有球员“硬扛”,而这一局面背后,是今夏引援的重重困境与战术体系的深层矛盾。

现状:锋线引援“全军覆没”,目标纷纷“花落别家”

曼联今夏的锋线目标是明确的:引进一位有英超经验的中锋,填补上赛季锋线火力不足的漏洞(上赛季英超仅进44球,排名第15位)。然而,随着转会窗接近尾声,所有目标均未能如愿:

头号目标德拉普:选择加盟切尔西,而非曼联;

次选目标约克雷斯:接近加盟阿森纳;

另一目标埃基蒂克:将加盟利物浦。

更糟糕的是,曼联今夏已签下的两名前锋——姆贝莫(7100万英镑,布伦特福德)和库尼亚(7420万欧元,狼队),均非传统中锋。姆贝莫主打左边锋或边前卫,擅长内切射门;库尼亚则更偏向前腰或影锋,两人的技术特点更符合阿莫林阵型的“双前腰”需求,而非中锋的“支点+终结”功能。

这意味着,曼联锋线将面临“有边无中”的尴尬:边路有姆贝莫、加纳乔等速度型球员,但中路缺乏能拿球、能分球、能扛人射门的中锋,进攻手段将更加单一。

困境:为什么签不到新前锋?

曼联锋线引援的失败,表面上是“目标选择失误”,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:

竞争对手太强:德拉普、约克雷斯、埃基蒂克等目标,均是英超各队的“香饽饽”。切尔西、阿森纳、利物浦等豪门为了争冠,不惜砸下重金争夺这些“即战力”,曼联在财力和吸引力上均不占优势。

战术适配性问题:阿莫林的阵型对前锋的要求极高——需要能快速插上、能精准传球、能与中场形成联动。而市面上符合这一要求的英超中锋,要么已被其他豪门签下,要么要价过高(如塞斯科的身价被莱比锡标到8000万欧元)。

内部清理不力:曼联阵中仍有桑乔、安东尼等冗员,但这些球员的转会市场价值不高,无法为锋线引援腾出足够的薪资空间。

解决方案:卖球员、换球员,能救急吗?

面对“签不到人”的困境,曼联高层已开始“自救”:

出售冗员筹钱:计划出售巴黎圣日耳曼的穆阿尼、阿斯顿维拉的沃特金斯、莱比锡的舍什科等前锋,以及勒温(自由球员),通过出售这些球员筹集资金,用于购买中锋。

球员交换:考虑与切尔西进行交换,用阿根廷边锋加纳乔换塞内加尔前锋杰克逊。杰克逊上赛季在切尔西的出场机会不多,但具备一定的中锋属性,而加纳乔的边路速度正是切尔西需要的。

不过,这些方案均有明显的“硬伤”:

出售穆阿尼、沃特金斯等球员,可能会削弱曼联锋线的深度;

与切尔西交换杰克逊,相当于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锋线“缺中锋”的问题。

新赛季锋线怎么打?

如果曼联最终没能签下新前锋,新赛季的锋线将不得不依赖现有球员:

姆贝莫+库尼亚:两人将分别担任左边锋和前腰,负责边路突破和中场组织;

阿马德·迪亚洛:上赛季表现出色的右边锋,将与姆贝莫形成竞争,同时也能胜任右后卫,为球队提供更多战术选择;

齐克泽/霍伊伦:两人将竞争中锋位置,但两人的上赛季表现均未达预期,能否扛起中锋的重任,还是个未知数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曼联锋线年轻球员尚未成熟,无法承担起“核心前锋”的责任。

曼联的“锋线危机”,何时能解?曼联高层承认“签不到新前锋”,本质上是球队战术体系与转会市场不匹配的结果。阿莫林的阵型需要“即战力中锋”,但市面上符合要求的球员要么被抢走,要么要价太高;而曼联现有的前锋,要么位置不符,要么状态不佳。

新赛季,曼联的锋线将面临巨大的挑战: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中锋,进攻将失去“支点”,难以形成有效的配合;如果依赖边路突破,对手将更容易防守。曼联要想在新赛季有所作为,必须在冬窗转会窗前解决锋线问题——要么签下一位合适的中锋,要么通过战术调整,让现有球员发挥出最大潜力。

对于曼联球迷来说,这个夏天注定是“煎熬”的——他们期待球队能重返争冠行列,但锋线的“短板”却像一块“绊脚石”,始终无法迈过。

你觉得曼联管理层能尽快拿出解决方案,让球迷看到希望?

绿茵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藏着故事——豪门更衣室的权力博弈、草根球队的绝地反击、退役球员的隐秘江湖。我是华哥,用15年老球迷的视角,带你看透绿茵场内外的血性与温情。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