锁定世界杯,郭艾伦回归国家队?官宣回应,4字表态,郭士强看清
——
郭艾伦出现在直播间那刻,气氛就不一样了。他还是那副熟脸,还是那种“说了就说了”的劲儿。问题一抛出来——“你还会回国家队吗?”他没躲,也没绕,直接给了四个字:“很想回归。”
这话一出,屏幕评论几乎炸了。不是谁都能做到这份坦诚,尤其是他,31岁,伤病缠身,已经快3年没为国出战。可他说完那四个字,话锋一转,补了一句:“但我想我应该没有什么机会了。”
不是客套,不是矫情,是认真的。他看着亚洲杯的比赛,看着老叔郭士强带着这支年轻的国家队一路杀进决赛,最终拿下亚洲杯亚军,也锁定了男篮世界杯资格。
但他没在场。哪怕曾经是首发铁打不动的一号位,现在也只能坐在解说席上,看着别人奔跑、拼抢、挥汗如雨。
他说:“看到大家为国出战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如果没有这么多伤病……可能我现在还站在场上。”那一刻,他没笑,也没装,眼神里藏不住失落。
可真就没机会了吗?
再看看郭士强的用人。亚洲杯期间,他多次排出“三后卫”阵容:赵睿、高诗岩、廖三宁同时上场。这不是战术创新,是战术妥协。后场缺人,是事实。
整个亚洲杯,郭士强用的是“拼”出来的阵容。他不是不想用老将,是没人能顶上。郭艾伦这种级别的后卫,放在任何一支亚洲球队,都是主力甚至核心。问题是,他这几年太沉了,沉到大家都快忘了他还能打。
但郭士强没忘。他说过:“只要状态好,谁都可以用。”明摆着,话是说给所有人听的,但谁都知道,这句话郭艾伦听懂了。
更何况,他们是亲戚,也是战友。郭艾伦出道时,郭士强是他最早的教练;郭艾伦最巅峰的那几年,郭士强是他背后最稳的靠山。现在,郭士强成了国家队主帅,而郭艾伦……还在等一个机会。
当然,机会不会凭空掉下来。郭艾伦这几年确实跌得猛。伤病反复、出场时间减少、竞技状态下滑,这些都不是借口,是现实。而国家队这个位置,从来没人等人。
要想再披上那件球衣,他必须拿出过去的那个自己。
问题是,他还有没有那个自己了?
这就看新赛季了。郭艾伦必须用行动回应——不是直播间的四个字,不是微博的感慨,而是球场上的速度、突破、防守强度和持球稳定性。说白了,得让人看到“他还行”,而不是“他曾经行”。
而郭士强,会不会给机会?从以往的风格看,这不是问题。他用人只看状态,从来不讲资历、人情。你能拼、能跑、能咬牙,他就敢给你上场时间。
但这一切,都得郭艾伦先动起来。光说不练,没有用。
说到底,郭艾伦想回,郭士强也不是不可能让回。问题是,“很想回归”这四个字,背后得有很能打回来的准备。
这不是情怀能解决的事。
也不是直播间一句话就能定的事。
说到底,篮球这件事,还是得靠场上说话。郭艾伦要说的,不能只在解说席上,更不能只在麦克风前。他要说的,得说给球场听,说给篮筐听,说给每一场比赛听。
只要他能说得响,郭士强一定听得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