棋盘这玩意儿,最妙的地方就在于,有时候一个犄角旮旯里的闲棋冷子,突然就能变成要人命的杀招。
2020年,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还顶着加勒万河谷的稀薄空气时,南边几千公里外,印度洋湿咸的海风里,10架老旧的“美洲虎”攻击机,慢悠悠地降落在了安达曼-尼科巴群岛。
这帮飞机的机翼下,挂着的可不是副油箱,是能让万吨巨轮喝一壶的反舰导弹。
这手牌打出来,整个牌桌上的气氛瞬间就变了。
这操作是什么感觉?
就像两个人在屋里正经掰手腕,胳膊上青筋都爆起来了,其中一个突然从背后摸出一把水果刀,不捅你,就那么笑嘻嘻地在你腰间比划。
恶心人,但你还真就得分神去防着。
印度那位前海军参谋长普拉卡什,当时就在《华街日报》上把话挑明了,一点没藏着掖着:“北边边境上,能打个平手就算烧高香了。但在海上,不好意思,我们有家伙。只要我们想,就能让你们家的航运线和能源供给随时‘被维护’。”
瞧瞧,这话说得,简直就是把“我要搞事”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,哪有那么多巧合。
印度这手牌,瞄准的就是咱们那个说了多少年的心病——“马六甲困境”。
新德里的智囊们更是把算盘打得飞起,公开嚷嚷:“你们不是想绕开马六甲,搞什么五路大军进印度洋吗?我这串小破岛,正好能捏住其中四条的脖子。”
这串能“捏脖子”的岛,安达曼-尼科巴,听着像个度假胜地,实际上就是印度手里的一张王牌。
它像一串被上帝随手扔在孟加拉湾的珍珠,离印度本土远得像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,足足1300公里。
可偏偏就是这个“远房亲戚”,死死地卡在了从马六甲海峡出来,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路上。
说起来,这块地盘能姓“印”,本身就是个历史的玩笑。
当年日不落帝国卷铺盖走人的时候,压根没想好这块烫手山芋给谁。
它离缅甸比离印度近得多,英国人自己还琢磨过要不要搞个“英裔国中之国”。
最后实在没辙,看缅甸在打内战,就把这块“天降馅饼”塞给了关系还算说得过去的印度。
这一下,可把新生的印度给乐坏了。
很长一段时间,印度对这块飞地都提不起兴趣,官方说法叫“善意的忽视”。
直到1962年那场冲突,印度才猛然发现,自家后院还有这么个地方,于是开始慢吞吞地修工事,主要还是防着南边的印尼。
那会儿的安达曼,说是个军事基地,不如说是个大型海鲜养殖场。
真正的转折点,是莫迪老仙儿上台。
这位仁兄揣着他的“印太战略”,一眼就看中了这串岛屿的杠杆价值。
以前是“爱咋咋地”,现在是“给我往死里投钱”。
1000亿卢比砸下去搞基建,请日本来铺海底光缆,修干船坞,一系列操作猛如虎。
硬生生把这个被遗忘了半个世纪的地方,打造成了一艘永不沉没的“航母”。
尤其是这两年,边境上有点风吹草动,安达曼这边立刻就锣鼓喧天。
印度海军没事就拉着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的军舰来这里“团建”,演习搞得比过节还热闹。
美国人更是乐见其成,兰德公司的报告里就差明说了:小老弟你大胆上,这地方就是我们遏制中国最好的支点之一,咱们一起分蛋糕。
当然,牌桌上,你出牌,我就得想办法拆招。
印度想用海上的优势来弥补陆地上的劣势,这个算盘打得没毛病。
但他们似乎忘了,抬头看看地图,青藏高原那块巨大的石头,就悬在新德里的头顶上。
从世界屋脊俯瞰一马平川的恒河平原,那种地缘上的压迫感,是几艘军舰无法平衡的。
新德里离边境直线距离才300多公里,这个距离,都不用上导弹,重型火箭炮都能给你来个“新德里快递,使命必达”。
具体到破局,咱们也不是干瞪眼。
安达曼群岛北边,就是缅甸的科科群岛。
虽然之前外媒炒作的“中国租借科科群岛”被证明是无稽之谈,但这地方的战略位置实在太扎眼。
还有咱们正在下功夫的皎漂港,未来必然是中国在印度洋落下的关键一子。
再往南,印尼、马来西亚这些国家,看着印度在自家门口耀武扬威,心里能舒服吗?
大不了咱多烧点油,绕一下巽他海峡,你安达曼的导弹射程再远,也够不着。
说到底,大国博弈,最后拼的还是谁的工具箱里家伙多,谁的战略纵深厚。
过去咱们是近海防御,手短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,新一代的大航程战机陆续服役,从云南的基地起飞,作战半径足够覆盖整个孟加拉湾。
安达曼-尼科巴群岛,这颗一度被遗忘的珍珠,如今成了印度手里的王牌,在牌桌上闪着寒光。
但这牌局,才刚刚开始。
桌子底下,还有无数的暗牌没有翻开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