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裔在加拿大大河大把撒未知粉末!遭指责后硬气回怼:老祖宗规矩,不认错!

发布日期:2025-09-11 点击次数:130

“加拿大人刚把枫叶糖浆熬好,一低头,河里漂满印度神仙。”

这话不是我编的,是X上那条视频下面点赞最高的评论。镜头里,十几个男的赤着上身,跟下饺子似的往列治文山的小溪里倒白色粉末,舀水,唱歌,塑料神像晃得比太阳还闪。弹幕瞬间爆炸:这不是恒河分店开到安省了吗?

事情发生在5月末,气温刚爬上二十度。视频定位清清楚楚,就在Bayview夹Major Mackenzie那块,本地人周末带娃捞小鱼的地方。那天一早,公园管理员先闻到香味,接着看见河面飘起一层奶白色,还闪着金粉,捞起来一闻,像寺庙里那种熏香混着洗衣粉。管理员当场报警,可警察到了也不敢动——人家一口一个“宗教自由”,还举着手机直播,谁上去谁成“歧视少数民族”。

视频被Indian Invasion账号剪成三十秒,配文只有一句:Welcome to New Ganges。24小时播放量冲八百万,直接把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的官号艾特到宕机。

网友们先炸的是“白色粉末”到底是啥。有人猜面粉,有人猜洗衣粉,最离谱的猜石膏粉。多伦多大学化学系的学生连夜做实验,把样品烘干烧完,剩下一层塑料膜和矿物残渣,基本可以判定是廉价洗衣粉混石膏,再喷金粉。为啥不用传统黏土?黏土沉底,拍出来不仙,洗衣粉能起泡,金粉飘在水面,手机一开滤镜,直接出片。

环保律师插播一句:按加拿大环境保护法,往任何水体投洗衣粉就算“deleterious substance”,个人最高罚一百万加元,外加三年监禁。可现场没人带商标袋,抓不到源头,警察只能开具“警告通知”,相当于咱们这里的“下次注意”。

印度社区也不是铁板一块。我认识一个在这边出生长大的二代,在密西沙加开Uber,他直接甩语音:“我小时候陪奶奶去庙里,和尚都教我们用绿豆粉捏神像,沉下去还能喂鱼。现在这帮新移民倒好,超市买 cheapest detergent,一股脑倒河里,拍完视频走人,留下烂摊子让纳税人擦屁股,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印度裔。”

更尴尬的是,事发后三天,同一批人又在怡陶碧谷的Centennial Park摆开阵势,这次学精了,带可降解纸袋,里面装的还是洗衣粉,只是外面包一层黏土壳。环保组织跑去蹲点,袋子里摸出小票,密西沙加Dollarama买的,1.25一袋,团购还打九折。

加拿大人不是没给过台阶。早在2021年,多伦多印度教社团就跟市政府签了备忘录,神像必须送到庙里的专用水池,由庙方统一收集,交商业处理公司拉走。结果新移民不认旧账,“备忘录又不是法律”“我们给恒河交过税吗?”一句话把义工怼到原地自闭。

政客层面更热闹。议员发帖呼吁“尊重但需守法”,被印裔选民冲到删帖;保守党趁机甩锅给自由党的移民政策,“每年五十万新人,谁做环保培训?”;联邦环境部长只好承诺“六周内出台细则”,翻译过来就是“暑假过完再吵”。

本地白人老头老太太的直接反应是举报“种族仇恨”,因为评论区已经失控。有人把印度国旗P成垃圾袋,有人喊“send them back”,平台删都删不完。警察公布的数字:视频上线四天,针对南亚裔的街头辱骂案件涨了三成,公交车上的挑衅视频一串接一串。

可就在骂战最嗨时,反转来了。一个印度本地记者发推:别吵了,恒河岸边现在也是用可降解黏土,塑料神像直接罚款,你们加拿大人玩的这套反而是我们淘汰的。配图是瓦拉纳西去年十月的公告,红头文件盖着公章。

我把这条推特甩进华人群,瞬间安静三秒,然后有人丢出一句:“咱们这是拿了旧版攻略打新版副本?”

还没完。加拿大这边的印度教寺庙联合会连夜开会,第二天发声明:严禁塑料制品入水,违例者庙方拒绝为其举办任何仪式,并且将向市府举报。声明下面附了举报电话,还配上英文、印地语、古吉拉特语三语版本。

就在大家以为事情要收场时,Indian Invasion又丢视频:密西沙加16米高的罗摩神像揭幕,无人机俯拍,红绸子一拉,金光闪闪,现场喇叭放的音乐隔四百米都能听见。评论区火速歪楼——“接下来是不是要在安大略湖洗火葬?”“建议直接改名密西恒河。”

说实话,神像本身合规,建在私人土地上,高度也通过了市议会审批。可老百姓不管这些,一看“最高”“最大”,脑内自动关联“污染”,怨气又上一层。

我顺着时间线把三周的报道全撸完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加拿大媒体用词从“religious ritual”悄悄变成“alleged pollution incident”,标题里“Hindu”被弱化,只留下“South Asian community”。表面看是政治正确,其实是把锅从宗教甩到族裔,再吵下去,全加拿大一百多万南亚裔都得背锅。

环保组织也学乖了,不再追着“洗衣粉”三个字不放,而是把重点移到“公共资金清理花环”。多伦多市政府每年要从水里打捞出二十吨祭祀鲜花和泡沫板,处理费折合每人每年两块八加币。数字不大,但把账单甩出来,纳税人瞬间共情:“我他妈连咖啡都喝tim的特价,凭啥帮你们捞花?”

事情卡在这里,成了一个死循环:新移民觉得“老移民背叛传统”,老移民觉得“新移民不守规矩”,白人觉得“你们统统 don’t belong here”,政府只想拖到大选后。

我私信问过Indian Invasion号主是不是靠流量吃饭,对面回了个笑脸,再加一句“facts speak louder”。账号注册地在加州,根本没义务对加拿大人负责,越吵他越涨粉。

视频发酵第二周,列治文山的公园多了块中英印三语牌子:“禁止投放任何物质入水,违例者罚款一千加元”。字是印上去的,不是贴纸,成本三百加币,用的人行道罚款预算。有人拍照发小红书,配文“华人缴税给印度神仙买警示牌”,下面五百条评论,一半笑疯,一半继续吵。

我算了笔小账:三千公里外的一条河,因为几个人倒洗衣粉,最后让加拿大地方政府多花几万加币,让南亚裔老移民挨骂,让华人看热闹,让美国号主涨粉十万,地球照样转,水还是往大海里流。

所以下次路过那条小溪,如果你看见水面漂着金粉,别问是不是神仙显灵,先掏出手机拍一张,举报一次,两块八的清理费就能少摊一点。

说归说,真要你跟一车印度人面对面,你敢上去拦吗?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