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内娱音综领域,除了各大卫视和平台倾力打造出现象级的音综IP并互相角力外,在同一制作单位内部,似乎也会因为各音综IP的制作理念、文化内涵、目标对象等的不同,而在资源分配、播出时间、投入力量等方面暗自竞争。
比如芒果台,《浪姐2025》的浪花刚去,《歌手2025》就闪亮登场,而《歌手2025》还未收官,《披荆斩棘2025》以插播形式打开局面。
而《披荆斩棘2025》刚播出第一期节目,有关芒果台另一档重磅音综《声生不息》的新消息就已见诸网络。
芒果台推出的音乐综艺,在具备足够的娱乐属性外,又往往具有充分的文化要义。《歌手》是为歌手正明,《浪姐》和《披哥》是为30+艺人再发声,《声生不息》则是为华语流行音乐而接力与传承。
到新的一季,《声生不息》经历了“港乐季”、“宝岛季”、“家年华”、“大湾区季”而来到了第五季。
从上一季,即《声生不息·大湾区季》来看,除了一头一尾有谭咏麟和郭富城空降撑场而拉高收视外,节目从整体而言似乎只能用“差强人意”来形容。
于是,在新的一季,节目制作方必定会打开视野、拓展思路,以全新的理念、深化的主题、升级的模式来回应大众的审美需求。
根据网曝消息,第五季,《声生不息》被命名为“华流季”。
以主题的升华消解文化内涵的重叠
在新的一季,《声生不息》不再以“大湾区”、“宝岛”、“内地”来区分节目的主题。
“华流”,从表面上貌似“华语流行音乐”的整合称谓,而深入探讨,则是与“欧美”、“日系”、“韩风”的区别。
这一定义,具有“流派”的内在意义。而与其它音乐潮流区别开来,不是为了对立与简单的比较,而是为了传承有名目,接力有前哨。从而,使华语流行音乐真正的发扬光大,具备国际化特征。
以模式的升级支撑音乐审美的输出
《声生不息·华流季》将升级模式,以适应更开放的音乐格局。
具体而言,除了华语歌手的邀约,还将在每一轮公演邀请两位外国歌手空降。(详见下图)
这样的举措,也颇为贴合芒果台近年来的节目制作理念和战略性眼光。
至于周杰伦、那英、陈楚生等加盟的阵容,笔者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能性。只有这样有分量的华语流行音乐中坚力量的加入,才符合“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达”的表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