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场边的广告牌还在闪烁,申花已经变成了浙江队的背景墙。那一刻的镜头,杨浩宇推开对手就像推开一个无形的包袱,脚下干脆,表情却像刚吞了颗没剥皮的橄榄球。说气势,申花这场给我的感觉就是:气都没了,剩下喘。有人说德比战输球很正常,可谁能想到一场比赛把魂丢得那么干净?以前那个冲劲十足、不服就是干的申花,突然像换了演员,台词都念错了。
特谢拉没上,这事赛前就知道,大家都以为会有新故事。可等球一开,发现剧情比想象中的还老套:高天意像空气,吴曦像老电视里的雪花点,队友想找信号都找不着。看他下半场那副喘息的样子,我差点以为他要给场边观众做科普,什么叫“肺活量告急”。
我还记得上一场德比,申花被上港打得七零八落。本来以为这场会来个大反弹,谁成想反弹成弹簧床,弹了半天还躺着。路易斯和阿苏埃,机会像公交车一样一辆接一辆,就是没人能跳上去。浙江队倒是一副“哥稳着呢”的架势,控球率57%,传球次数多出一百多,申花这边像是被人家领着溜圈。主教练在场边急得像包子店老板,眼看着蒸笼里的包子压根没发起来。
有时候觉得,申花现在的状态像极了刚入职场的新人,前几个月拼得不要命,结果一见挫折就开始怀疑人生。心理问题比技战术难搞,尤其是全队一起掉线的时候,谁也拉不回来。比赛踢成这样,球迷的心态真是从“稳了”到“稳完了”,弹幕都快成心理互助小组。
要说技战术,申花其实也不是没有亮点。杨浩宇偶尔能来点小爆发,防守端也有几次给力的拦截。可惜足球不是单口相声,一个人带不动全场。于汉超这次上场,球迷们还等着他再来个“超级替补”的神迹,结果变成了“超级平替”,看得人都替他着急。
网上早就吵翻了,有人说没特谢拉申花就不灵,有人怪教练不敢变阵,还有人把锅甩给外援,说关键时刻掉链子。其实看看人家拜仁、曼城,主力伤了也能踢得飞起,申花这波低迷怎么就捏不住场面?球队想争冠,光靠几个人扛,最后只能剩下一地鸡毛。
申花不是头一次掉链子。翻翻历史,2018年,德比输了照样能反弹,后来4:0赢回来。这回倒好,稳定以后反而没了那股狠劲儿,像老油条进了健身房,干啥都不带劲。主教练要是真敢换阵,可能还真能给场面添点新鲜感。现在的申花,看着像一锅快凉的火锅底料,光冒泡不见辣。
球迷说心理建设没跟上,真不是瞎说。平时训练场都能开挂,比赛一到,集体掉线。你要说压力大,争冠区哪家不是虎视眈眈?积分榜一掉队,后面都得靠奇迹。说起来,足球圈的玄学一点都不比股市差,一个球进不进,能决定全队一周的心情。
有意思的是,申花球迷的乐观有点像家里那种永远不服输的二大爷,输十场都能说“下场绝对能赢回来!”信仰归信仰,真要想破局,还得靠点实在的东西。新老队员能不能来点化学反应?主教练能不能下定决心变一变?这些才是真的考验。
球场上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。即便是替补席上的小将,今天喝水的姿势都能被球迷分析一通。申花想要走出低谷,谁都不能当看客。毕竟,足球不是单人舞,团队协作才是硬通货。这点,老球迷都懂。
说到这里,突然想起2018年德国世界杯,德国队被韩国爆冷那一幕。所谓的“战车”翻车,说翻就翻。皇马没了C罗,赛季初也曾一塌糊涂。豪门有时候犯迷糊,也挺人性的。足球世界,气势和信心比技战术还玄乎,谁都可能有断电的时候。
写着写着,弹幕里有人调侃:申花球迷的心脏每年都能练出新花样。想想也对,谁还没见过几次大起大落?现在的申花,更像是需要一场自我救赎。谁上场能喊出“跟我来”,谁就能带队走出阴影。
你问申花究竟输在哪?我觉得哪一环都不该放松。外援要顶住,老将别松劲,新人也别光等机会。场下的球迷其实比谁都坚强。输球不可怕,怕的是球队自己不敢信自己。未来怎么走?谁都说不准。下场还能不能站起来?评论区留给你们,反正我还会等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