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九日,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放了个大招:来看球,就让你半价玩转极地海洋公园加摩天轮!
这可不是开玩笑,买八月二十三号或者二十九号任意一场比赛的门票,就能享受这个福利。
海牛这一波操作,直接把看球和游玩捆在一块儿,不少球迷乐得直拍大腿:“这下看球可真值了!”
同一天,海牛还官宣了和青岛啤酒的联名产品,啤酒配足球,简直是绝配。
另一边,青岛西海岸足球俱乐部也没闲着,他们在海信广场搞了个快闪店,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。
就连青岛国信海天篮球俱乐部也传来好消息——他们培养的球员杨瀚森,现在在NBA波特兰开拓者队打球,正式成了俱乐部的品牌代言人。
这三大俱乐部,真是各显神通,把球迷哄得开心,还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
海牛俱乐部总经理冯文静笑着告诉记者,这次和极地海洋公园的合作,就是想让大家“看一场球,游一座城”。
这可不是空话,外地球迷来看球,顺带把青岛玩个遍,每年能给青岛文旅带来上千万的消费增长。
这种“体育加旅游”的模式,不仅让球迷爽,还让城市受益,真是一举两得。
海牛俱乐部今年三十岁了,他们搞了不少新花样。
“海牛号”足球主题公交车穿梭在青岛的大街小巷,车身上的橙蓝色队徽格外显眼,成了移动的城市名片。
联名啤酒、文创雪糕、纪念车票,甚至还有球迷专属的“秋天第一杯奶茶”,这些玩意儿让足球文化渗进了日常生活。
俱乐部还办了球迷开放日,联动音乐剧、互动赛,甚至让球迷半价看篮球比赛,真是把球迷当自己人待。
更让人叫好的是,海牛队在下半赛季把球衣胸前印上了“青岛”两个字。
这个小小的改动,让不少老球迷激动得不行。
市民李鹏和女儿都是铁杆球迷,他说看到“青岛”两个字,心里就热乎乎的。
他们家三代都是海牛球迷,青岛足球的起伏他们都经历过,现在的成绩让他们觉得特别有面子。
西海岸俱乐部在中德生态园设了球迷生活馆,里面不仅有各种周边产品,还有咖啡茶点,球迷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球队训练,偶尔还能和球员打个招呼、合个影。
今年,他们在主场又开了个五百平方米的球迷商店,组织了不少观赛和旅游活动。
海信广场的快闪店更是热闹,以足球文化为主题,互动游戏、限量周边,吸引了不少人。
球迷綦少坤专门从外地赶来买邵佳一的限定礼盒,他说这里的体验不输欧洲豪门俱乐部。
西海岸俱乐部总经理申军认为,球迷是足球的灵魂,不管是主队还是客队球迷,都得尊重。
他们甚至在主场设立了客队球迷休息室,这个举措在中超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不少本土赞助商本身就是西海岸队的球迷。
青岛金天信科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鹏就是其中之一,他说合作是为了帮球队在中超站稳脚跟,早日实现目标。
国信海天篮球俱乐部的杨瀚森在二零二五年NBA选秀中以首轮第十六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,成了俱乐部青训的里程碑。
杨瀚森从二零二零年加入俱乐部,通过特训和严格的英语考核,一步步达到了NBA标准。
他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中国青训的潜力,还让俱乐部更有信心深化青训改革。
现在,俱乐部已经建立了从U13到U21的五级青训体系,和十多家基层机构合作,培养了六十多名梯队球员,向国家队输送了二十七人次人才。
国信海天商业运作也很有国际视野,他们签约杨瀚森为品牌代言人,通过“NBA加CBA”的跨联赛联动,让品牌变得更年轻、更国际化。
杨瀚森的国际影响力让青岛体育产业获得了更多海外关注,形成了“球员培养、商业代言、品牌出海”的产业闭环。
俱乐部还和多家学校达成青训合作,通过“反悔期”制度保障球员发展,实现竞技和学业双赢。
十一名青年队球员已经被浙江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录取,这条路越走越宽。
俱乐部也没忘记玩文创,和青岛凯菲食品推出了主题雪糕,口味有香草、蓝柑和哈密瓜,上市当天就卖光了。
他们又搞了“雪糕棍变好运签”、拍照打卡赠门票等活动,让雪糕成了连接球迷情感的载体。
未来还计划推出立体冰淇淋蛋糕和定制T恤,进一步拓展文化消费场景。
和李宁合作的限定球衣以青岛滨海风光为灵感,采用透气速干面料,背面印有球员签名和青岛坐标,成了球迷收藏的热门单品。
“海天之城”系列运动鞋融入了栈桥、崂山等元素,把城市文化和运动装备完美结合。
青岛这三家俱乐部的探索,构建了“赛事核心、商业扩展、文化输出”的三维产业体系。
海牛的“足球加文旅”、西海岸的“足球加商业”、国信的“青训加品牌”,共同勾勒出青岛体育产业从单一竞技向多元业态延伸的轨迹。
在青岛建设“国际海洋名城”的背景下,这些创新实践成了城市形象传播的独特载体。
海牛球迷拿着球票游览极地海洋公园,西海岸快闪店里的中外游客体验足球文化,国信品牌通过杨瀚森走向国际舞台,这些画面拼凑出青岛“开放、现代、活力、时尚”的城市画像。
足球与海洋相遇,篮球与品牌共振,青岛正在书写中国体育产业升级的“青岛方案”,这里充满活力,孕育着体育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无限可能。
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,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