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火协议彻底崩盘?特朗普亲信放话:普京让步已让停火没必要!

发布日期:2025-08-27 点击次数:53

停火协议彻底崩盘?特朗普亲信放话:普京让步已让停火没必要!

美国和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的高层会谈最后没达成实际协议。双方在会谈中主要是试试对方底线,重塑外交形象,但这次会面为以后可能的谈判打下了基础。这场受关注的峰会,背后各方的利益争夺和复杂的地缘政治想法,是理解现在局势的关键。

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大多觉得,2025年相关谈判会很难。俄罗斯方面,正用“一步步推进”的办法巩固现在占的地方。在顿巴斯地区,俄罗斯已经建了管理体系,铺了能源管道,实际控制了这些地方。这种控制固定下来,让谈判的筹码变了。乌克兰方面,反攻打得不好。库尔斯克战役输了之后,预备队快打光了,战场上更被动了,这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处境更难。

现在战场上明显是消耗战。俄罗斯军队控制着乌克兰大约20%的领土,用“柳叶刀”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压着乌军打。乌克兰军队靠“星链”通信和AI找目标反击,但每天要打几千吨弹药,特别依赖北约的工厂生产,后勤补给压力很大。更要注意的是,俄罗斯和朝鲜、伊朗的军事合作越来越深。朝鲜给俄罗斯火炮弹药,换能源;伊朗提供无人机零件。这种新的军事合作可能会打破现在的战场平衡。
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碰上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的麻烦。军事前线,乌军不断丢关键据点。俄军最近一天推进了110平方公里,是一年来最多的,顿涅茨克等地的防御快撑不住了。政治上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公开指责泽连斯基“阻碍和平”。乌克兰的立场也从一开始“绝不丢领土”变成“可能接受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”,但坚决拒绝美国“用更多领土换安全”的提议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泽连斯基去华盛顿想改变被动情况:一方面要求美、乌、俄三国直接谈,另一方面推“停火优先”。他明确说,任何领土问题必须有乌克兰参加讨论,停火是和平的前提。这样调整策略,一方面是因为战场压力太大,另一方面是要应对国内民意变化——民调显示,有些乌克兰人愿意用领土换和平。但乌克兰宪法规定,改领土得全民投票,这让政府更难让步了。

美国方面,特朗普政府推动“全面和平协议”。核心想法是用“意愿联盟”安全框架让欧洲承担责任,同时不让北约直接派兵。特朗普提议把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的控制区还回去,但乌克兰觉得俄军在这些地方控制得不多,没当回事。这种“换领土”方案其实是美国在各方立场间找折中:既承认俄罗斯“按实际控制线谈”的想法,又想通过“冻结冲突”让欧洲盟友别太反对。俄罗斯方面,核心停火条件还是要乌军撤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,这和美国的“全面和平协议”策略对着干。美国特使威特科夫说,普京第一次同意给乌克兰“北约式共同防御”安全保障,还可能在顿巴斯两州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和克里米亚这五州的领土问题上让步,这话释放出复杂信号。

在美俄博弈的背景下,欧盟担心自己被晾在一边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泽连斯基一起说支持“北约式安全保障”。德国、法国、英国这些主要欧盟国家想一起行动,减少美国单独说了算的风险。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批评欧盟“在旁边瞎指挥”,主张直接跟俄罗斯谈。这话说明欧盟内部矛盾很深。这分歧背后是欧盟的制度问题:27国得一致同意才能决策,效率很低;安全上太依赖北约;对俄经济制裁反倒让自己能源危机更严重了。虽然欧盟26国发联合声明说“领土完整不能谈”,但实际没什么影响力。英国首相斯塔默签了22.6亿英镑贷款协议,却私下提醒泽连斯基跟特朗普搞好关系。这细节说明欧洲国家想自己做主,又得靠美国保安全,矛盾很深。

拿现在的冲突和朝鲜战争比,能看出冲突可能打很久。两者都是因为大国地缘博弈,都从一开始的闪电战变成了消耗战,最后可能形成像“三八线”那样的临时停火线。中国社科院专家说,和谈别先定条件。但现在双方都快撑不住了,却还是不愿让步,以后局势可能会反复。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