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俄罗斯把关键生产线送给中国!只为报当年之恩,美俄眼红也没用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点击次数:67

乌克兰危机一闹,欧洲军事格局全乱套,有些国家彻底看清了西方的真面目。紧挨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白俄罗斯,安全形势一下子变得贼危险。

为了应对这局面,白俄罗斯赶紧调整策略——总统卢卡申科一边和欧美硬刚,一边转头抱紧了中国。

去年9月上合组织开会,白俄罗斯直接和中国升级成了“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”。回头看看两国交情,那真叫一个铁!尤其是白俄罗斯为报恩,连自家核心军工技术都送给了中国。

中国这笔钱,救了白俄罗斯的急苏联散伙后,白俄罗斯1994年搞了首场总统大选。农民家庭出身的卢卡申科,爆冷以压倒性优势当选。这人从小命苦:两岁死了哥哥,父亲受不了打击跑了,全靠母亲拉扯大。

70年代他从师范毕业当了老师,后来参军、从政,当过国营农场场长,还进过苏联中央搞反腐,差点混成接班人。结果苏联垮了,他只好回老家竞选总统。

刚掌权时,卢卡申科也想和欧盟搞好关系——毕竟欧盟是白俄罗斯商品的大买家,谁会和钱过不去?可西方压根瞧不上白俄罗斯的体制,变着法想搞垮他。

2010年底,卢卡申科又以近80%的高支持率连任。欧盟却指责选举“不民主”,美国跟着起哄,直接冻结白俄高官资产、禁止他们出国。卢卡申科气得放狠话:“等着瞧,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!”

真诚合作才能穿越风雨,患难之交最珍贵。西方制裁真把白俄罗斯整惨了。卢卡申科先是找俄罗斯借30亿美元,没想到俄罗斯趁机敲竹杠:“钱可以给,但得把国企私有化!”卢卡申科这苏联老江湖太懂私有化的坑,一口回绝。

他又硬着头皮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,可美国掌控的IMF嫌他计划不详细,直接拒了。白俄罗斯当时真叫天天不应,成了孤岛。

就在这节骨眼,中国一个电话打到卢卡申科办公室:“我们进出口银行愿意借你10.58亿美元,不要你私有化企业,签三个合作项目就行!”

报恩,白俄罗斯掏了家底钱一到账,卢卡申科立马派副总理对接中国。6.5亿拿去建现代化纤维厂,3.4亿修了戈梅利到史罗宾市70公里高速,剩下的升级铁路电气化。

难关一过,白俄罗斯彻底清醒,几乎断了和西方的来往,全力向东看。对救命恩人中国,卢卡申科也够意思——2013年,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明斯克,白俄罗斯二话不说,把导弹发射车的整套底盘生产线送给了中国!

这生产线代号“MZKT-7930I”,专门生产“波洛涅兹”火箭炮的卡车底盘,由明斯克牵引车厂制造。它能拖着射程300公里、误差仅30米的火箭炮满场跑,堪称陆战神器。

核心技术自主才是硬道理,平等互助赢得真朋友。白俄罗斯地方小人口少,全靠苏联老家底撑着。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明斯克厂造的“玛斯”系列重型卡车——能拉70吨,矿车军车全能造。这次连压箱底技术都给了中国,诚意十足。

消息一出,美俄两国羡慕得直跺脚。军事专家皮亚图什金分析:“白俄罗斯早把苏联遗产卖光了,现在得靠中国贷款活命。虽然它造不了整件武器,但零部件和升级俄制装备的本事(比如改防空导弹电子系统),中国正好需要!”

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。后来卢卡申科访华,中国直接签了35亿美元大单:帮白俄改建明斯克机场,还建两座发电站。

2013年,中白关系质的飞跃这一年,中国刚提出“一带一路”。白俄罗斯位置太关键——欧亚铁路公路在这交汇,是货通欧洲的必经节点。白俄前驻华大使基里尔说透了:“中欧班列离了白俄罗斯这个中转站,根本玩不转!”

共同发展造福百姓,务实合作最有生命力。2013到2023这十年,中白贸易额从14.5亿猛涨到50.8亿美元!光2022年,中国从白俄进口激增65.4%,出口也涨了20%。如今中国已成白俄最大贸易伙伴。两国交往从不扯意识形态,纯粹谈生意、搞建设。

工业上,白俄苏联老底子厚,但被西方打压后连自家需求都满足不了。比如老牌机械厂“马兹”造不出核心发动机,眼看要垮。2016年中国潍柴集团和它合资办厂,两年就投产,年产2万台发动机,救活了企业。吉利汽车也在白俄开厂,产的车卖遍俄罗斯和欧盟。

如今中白已是“全天候战略伙伴”关系亲密程度仅次于巴铁、朝鲜和俄罗斯。中国建的“巨石工业园”成了合作标杆,白俄更把中文列为必修课。面对西方围堵,这对兄弟注定抱得更紧——毕竟雪中送炭的情谊,比什么都牢靠!

民心相通根基稳,共筑未来路更宽。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