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侦剧这几年可真是火得一塌糊涂,感觉家里没点破案气氛,都不好意思跟邻居打招呼。各路演员扎堆当刑警,什么抓毒贩、捉拐卖、办命案,一个个都想在观众心里留下“正义使者”的印象。但说实话,这热闹背后水分不小,有些演员明明和刑警八竿子打不着,却偏要硬挤进来凑热闹。

最近播出的《暗潮缉凶》就给大家上了一课:条件不符的演员硬演刑警,到底有多出戏。男主陈建斌,这回真的让不少观众大跌眼镜。本以为他能凭借《三叉戟》《尘封十三载》的余威再创高光时刻,结果却像把自己放进了冰箱,全程冷场到极致。
你说一个老练的刑警,本该是精神抖擞、气场两米八的大哥形象。可陈建斌这版,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伙食太好,两腮横向发展得比剧情还快。一站那儿,就像办公室角落发呆的小熊猫——软趴趴没精打采,看着都让人忍不住想递杯红牛给他提提神。

最要命的是,他遇到富二代嫌疑人大发雷霆的时候,那反应慢半拍,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。俩人对视时,他还能眯着眼装深沉,可惜不是耍帅,是在提醒大家:别忘了我其实很困。有网友调侃:“这是在拍破案剧还是午休纪录片?”
更绝的是,被带回局里的富二代直接往他鞋上吐痰,这搁一般老刑警早就怒发冲冠,哪怕嘴皮子功夫差点,也得摆出点气势来吧?结果陈建斌低头抱臂,一脸无所谓地站那儿,看起来比鹌鹑还安静。这种时候台词居然只有一句“没事,走吧”,活脱脱一副“领导叫加班”的疲惫模样,让屏幕前的观众都替他憋屈。
其实也不能全怪陈建斌,人设本身就是个社恐型选手,说话惜字如金,好像每多讲一个字工资就扣五块似的。在领导面前回答问题永远都是“嗯”“昂”“好”,你说这样的态度怎么让人信服?网友直言:“看完只觉得这个‘老’字用得太真实,但‘干劲’完全没有。”
再看看搭档梅婷,同样年纪,人家活力满满,说话清楚利落,对家庭充满爱意,每次和儿子的互动都特别自然。不少粉丝表示:“同龄不同命啊!梅婷仿佛吃了补药,而男主则像刚熬夜通宵赶来的。”两个人同框,一个生龙活虎,一个萎靡虚弱,对比鲜明到连弹幕都开始刷屏调侃,“这不是夫妻,是保姆带娃”。
其实追过那么多国产刑侦剧,无论经典还是新作,大多数成功塑造出来的人物都有一点共性——哪怕年纪大了,只要穿上制服,那股浩然正气立马上线。但到了《暗潮缉凶》,每次镜头切到男主,总有种刚被生活按倒摩擦过十遍的不甘心和无奈感,让人大呼失望。“以前看三叉戟觉得他稳,现在只剩下稳重中的懒散。”
当然,也有人提出可能导演本意就是想塑造这样一个内敛、不善表达但能力强悍的新型人物形象。不过现实证明,如果表演方式处理不到位,再好的设定也容易变成槽点密集区。这种情况下,不管搭档是谁,就算是影后级别,也难以力挽狂澜,把整体氛围拉回来。
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吐槽,“这么蔫巴巴,还能吓唬谁?”、“这种状态抓犯人估计连小偷都会劝他早点休息”。还有粉丝自嘲道:“我们这些普通观众压力山大,看个电视剧还得操心主演身体状况。”黑色幽默之中透着一股无奈——毕竟大家追剧图啥,不就是希望看到英勇果断、有血有肉的人物吗?
所以问题来了,为啥现在一些演员非要死磕自己驾驭不了的人设呢?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角色适配度,再决定接什么戏?与其勉强自己扮酷,还不如试试转型做幕后,把机会留给真正合适的新生力量。而制作方呢,在选角的时候也应该长点心,多听听大众意见,否则最后苦的是谁,还不是咱们这些买单的普通观众!
总归一句话,一部好看的犯罪题材作品,需要的不只是流量明星,更需要能够撑起角色灵魂、有担当、有温度甚至有棱角的表演。如果继续任由“不合格”现象泛滥下去,下一个被弃剧风暴席卷的不知道会是谁。那么,你认为这样的表现到底是在挑战自我还是消耗口碑,对此你怎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