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上“落雁峰”

发布日期:2025-10-23 点击次数:166

旅途中适逢我的生日,不禁突发奇想——上华山!

是的,突发奇想。因为不在计划之中。这一天,我们从河南灵宝市到陕西潼关县。到了潼关,一查地图,华山近在咫尺。

华山,我心中的梦。

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曾考证,“中华”、“华夏”皆因华山而得名。《山海经》记载:“太华之山,削成四方,其高五千仞,其广十里”。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石体!据说它的衍化历史可追溯到12亿年前,多么神奇呀。

本该早去华山。毕竟,我在大西北军旅16年。当年,无论休假回京还是执行公务,来来往往,多少次路经华山?但休假探亲,归心似箭;公务出差,严守纪律。待转业回京,人生起跑线归零,白天投入工作,晚上挑灯自学,华山就忘到爪哇国了……

来到潼关,毗邻华山,岂有不去之理?故当即决定上华山。翌日一早,我们在潼关县城叫了滴滴,40分钟后就到了华山景区。

是日,晴空丽日,蓝天白云。像大多数游人一样,我们也选择了乘坐华山的西峰索道上山。

不是“自古华山一条路”吗?那说的是华山最险的“长空栈道”,是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、搭木椽而筑成的。栈道上下都是悬崖绝壁,铁索横悬。据说,要走这条路,必须面壁、贴腹、屏气,慢慢挪步……哈,那玩的就是险劲儿!如今有了直上山腰的缆车,除了想玩儿刺激的年轻人,谁又去冒那个险呢?

其实,乘坐缆车,也不是直送你上山顶。索道站下来,还必须攀登,手脚并用地“爬”!

山下惠风和畅,山上冷风飕飕。

通往西峰的山脊路陡峭险峻,沿路都安装了铁链。脚下坑凹不平,头顶风吹肆虐。拽着铁链攀登,还要礼让着前后左右的游人。来华山游览的人多呀!这平常日子还摩肩接踵的,真难以想象节假日的华山是个什么状况。

终于攀到了西峰,景观比比皆是。翠云宫、莲花洞、巨灵足、斧劈石等,崖壁题刻,琳琅满目。啊,还有“舍身崖”!在此不赘其传说,只道其险。抬头望去,直上直下,缀着铁链,约有二层楼高。但游客们却乐此不惧,排队攀登。

不顾年轻人瞠目,我也跟着排队。这次若不上,此生再无机会。艰难自不必说,但人活精神呀!

攀上舍身崖,心旷神怡。这是西峰绝顶呀,但见石碑上刻写着:华山西峰海拔2086.6米。峰顶上有杨公塔,是杨虎城将军当年带其母亲游览华山后所建。

立身峰顶,瞭望群山,崇山峻岭纷纷向我行注目礼。

遥襟甫畅,逸兴遄飞。“左右望,尚巍巍焉山在其上”,我豁然发现对面有座山峰,险峻奇崛,风光旖旎。别有洞天呀。既然来了,就扫荡一下呗。说得轻巧,V形山脊道,下了这峰再上那峰,你不自量力?

走着瞧吧,随其自然。我这样安慰自己。当我拽着铁链下到V形山脊的底端,仰头一看,那山峰如在云端,不由心生恐惧。

还上吗?犹豫之际,周围人潮涌动,将我挤到了一边。一扭头,蓦然看到山体上有“南峰”二字。

南峰,华山最高峰?是那闻名遐迩的“落雁峰”?归雁南飞落脚小憩的山顶?明朝诗人王履曾惊叹落雁峰:“呼吸通帝座,峰指落雁尊。我已极其高,不见南峰邻。南峰之上天可扪,清都有无我未闻。忽闻征雁急缥缈,注目送入南峰云”。

呼吸通帝座,峰指落雁尊——如此“落雁峰”,真令人神往。V字山脊已然行走一半,上去不就胜利了吗?想到这里,心中霍然升腾起一股“青春力量”,疲乏劳累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我兴致勃勃地调整好身体,鼓足了勇气,开始攀登V形山脊的另一半。虽然山道崎岖,但我心中喊着号子,大胆而谨慎地行走。

……

路遇金庸题写“华山论剑”的碑石景观,游人簇拥排队,留影拍照。早年读过先生的小说,我心悦之,哪能免俗?

终于攀上“落雁峰”。这是华山的绝顶,据说也是“五岳”最高峰,国家测绘局刻写的数显示:2154.90米。惊险的长空栈道就在其一侧。

举目环视,群山起伏,莽莽苍苍,层峦叠嶂,千岩竞秀!

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”。

看到一洼水池,水面上漂浮着纸币,池畔绑扎着通红耀眼的“平安符”。原来这就是“仰天池”,不少游人在此祈福。

谁曾注意落雁峰上那些浪漫情致的石刻?你看,“太华峰头”、“沐浴日月”、“登峰造极”、“顶天立地”、“袖拂天星”。

乖乖,如似佐证北宋名相寇准曾在此写下的四句诗:“只有天在上,更无山与齐;举头红日近,俯首白云低”。

……

华山绝顶落雁峰,我大胆激情地来了,又不胜感慨地走了。年过古稀之后,我圆了华山之梦,登上了落雁峰,为我的“人生意义”点缀了一笔。笑。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